中国企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一旦确定一个方向是可行的,就立刻一拥而上,押上重注。好处就是市场会迅速成熟,但坏处是蓝海迅速变红海。
如果去年是下沉市场浮出水面的元年,那么这一年,下沉市场进入了第二局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过去一年里,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为8.8%,高于城镇的7.8%,但绝对值仍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差距。
2019年,是广告主预算整体下降的一年,尤其是在大宗硬广投放上。在整体的下降中,上半年,三四五线城市在15个品类中, 有6个是显著上升的。
分别是,美妆个护、汽车等交通工具、零售及服务类、食品饮料类、 IT产品类、医疗保健类。
剩下的普降行业中,家用电器类、家装家具类与建筑房产类,是受到了明显的房地产周期的影响,但在下沉市场的投放降幅明显低于一线。
交通工具类一二线快速下降,但三四五线快速上升,下沉市场交通行业基本格局将在未来奠定。
下沉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关心品质价的阶段了
根据洋码头发布的《中国海淘消费报告》,跨境电商的发展让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大众化态势,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在最敢花钱的城市中,三四线城市几乎占据了榜单半数以上的席位。西南消费者则最敢花,一贯富庶的绍嘉宁地区消费却很务实。
能辅证之的是,根据易观做的1000人调查问卷,64.3%被调研的人有过海淘经验。
在过去,服装行业理解的下沉市场就是,一线卖不掉的衣服,收起来放到二线去卖,二线卖不掉的就扔到三四线卖,三四线卖不掉就丢到内陆县城地区卖。和这个逻辑一致的还有:家电下乡等等,但今天,这个逻辑已经不再有效了。
你听说过:燕窝牙齿霜吗?在一线城市的场景下,有一股“山寨”的感觉,但是在下沉市场销量惊人。换句话说,这个产品就是为下沉市场准备和开发的。
这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仅仅以为是改改渠道,就能做下沉的想法也已经过时了。下沉市场,需要全新的选品,并为他优化供应链。
马太效应
根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数据显示,平价彩妆贡献了彩妆近 6 成的销售额,是彩妆的主流。9成以上的彩妆消费者购买过平价彩妆品牌。平价彩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销售额增速几乎在所有品类都超过一、二线城市,发展更为迅速。
同时,马太效应更加明显。
平价彩妆中,国货的消费者渗透率近9成,销售份额超过6成,成为平价彩妆的主流,国产彩妆的品牌集中度很高,头部1%的品牌贡献了一半以上销售额,TOP1%单品贡献了6成以上品类销售额。
也就是说,这轮下沉市场美妆的繁荣主要靠单点突破、单品引爆。而几乎所有靠单品爆发的化妆品品牌,如果不在红利期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与投入,本质上只是一个牌子,会很快被下一波干掉。
下沉市场是某些大类的主要拉动力
汽车行业的共识是,下沉市场成为主要的拉动力。这在秒针的数据里非常明显:汽车品牌在一二线的投放量都是负增长的。
2019年1~9月与2018年1~9月的对比
根据优信二手车的数据显示:去年(2018年)同期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畅销品牌TOP10排行榜中,多为经济实用品牌;但今年(2019年)上半年,传统高端品牌奔驰、宝马、奥迪悉数入围,而在畅销车型排行榜上,除“国民神车”哈弗H6继续独占鳌头外,奥迪A6L、奔驰C级、宝马5系紧随。
罗兰贝格的统计数据显示,当前的90后正逐渐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,其中以三四五线城市的中端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最为迅速,而价格在8万~18万元区间的汽车消费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增长态势最为显著。
这意味着,低线城市普遍对汽车的档次需求是提高的,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群富裕群体把几款传统豪车送上了榜单。而从总体上看,是从低端车向中端靠拢。
微信扫描关注和创传媒官方公众号,了解更多精彩